成语出处

编辑 语音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译文:“天下有道,退马还田以耕种。天下无道,兵马驰骋于郊。祸患没有比不懂用兵之道更大的了,过失没比中敌人利诱之计更大的了。所以知识充足之足,才是恒常之足”。孙子曰:“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2]  

哲学意义

编辑 语音
据统计,在《老子》中,“知足”凡4见,分布于3章中。
第三十三章:“知足者富。”其前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其后是“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老子这里所说的“富”,含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是否“富”,既有客观标准,又有主观感受,而且二者都有相对性。在这种意义上说,如果自己不知足,永远也不会感到富,所以“知足者富”是有一定道理的。
老子这样说,是否要人们不求进取呢?如果情况果真如此,他为什么还称许“知人者”、“自知者”、“胜人者”、“自胜者”、“强行者”、“不失其所者”和“死而不亡者”呢?就拿“死而不亡者”来说,什么样的人才够格呢?老子说的“死而不亡者”是指那些能为历史留下高尚道德、杰出功勋或旷世思想学说等,从而能长久活在后人心中的人,亦即名垂青史的人。要做一个这样的人谈何容易!只能终生弹精竭虑,奋斗不止永远不“知足”,方有可能实现。所以,老子这单说的“知足”绝不是满足现状、不求进取的意思。
第四十四章:“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此文的前一句是“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亡。”什么样的人“甚爱”即爱则如命呢?什么样的人才能“厚藏”即囤积则物呢?只能是帝王将相、贪官污吏、奴隶主、新兴地主等。这些人敲骨吸髓、横征暴敛,到头来必然逼得人民挺而走险。他们的下场不仅将受“辱”,甚至会人头落地。所以,老子在此劝诫他们:“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四十六章:“罪莫大于甚欲,咎莫潜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故知足之为足,常足矣,”这里出现了两个“知足”。本章共分两段,其上段为“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两段连起来看,其下段当是对侵伐战争原因的揭示,主要是因为“无道”的侯土等统治者“甚欲,和“不知足”。所以,这单说的“故知足之为足,常足矣”,是用以劝诫侯王等统治者的。
从以上两章来看,老子要他们“知足”的是统治者和剥削者,而不是广大劳动人民。相反,老子对当时遭受残酷剥削和压迫、饥寒交迫的人民大众寄予极大的同情,并反映了他们的呼声、愿望和要求。在第二章,他要求统治者对劳动人民要“实其腹”、“强其骨”;在第七十一章,他要求统治者对人民“无种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在第八十章,他把“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作为治国的理想目标。 [2]  

相关名言

编辑 语音
常乐 常乐
(魏·王弼)天下有道,知足知止,无求于外,各修其内而已。
(唐·王真)是以人君恣可欲之心,则天下之人皆得罪矣!嗜欲至而不知止足之分,则天下之人皆受祸矣!又人君所欲尽得,则天下之人悉罹于殃咎矣!必也上之人能知足之为足,则天下之人孰不常足矣!
(唐·杜光庭)贪之与足,皆出于心。心足则物常有余,心贪则物不足。贪者,虽四海万乘之广,尚欲旁求;足者,虽一箪环堵之资,不忘其乐。
(宋徽宗赵佶) 人见可欲,则不知足,不知足则欲得,欲得则争端起而祸乱作。丕泰至则戎马生於郊,然则知足而各安其性命之分,无所施其智巧也。日用饮食而已,何争乱之有?
(明太祖朱元璋)明君贤臣在位立纲陈纪,夷来蛮贵貊宾,天下无争,是谓有道。惯战之马驾车以载粪,壮士化兵为农器,即却走马以粪车。
(民国·江希张)戒强国除去贪心,知足息争,才能天下和平。兵不至日在郊野战杀,马可以无事粪田。大家讲究实业,自然财用能足。敢请天下仁贤平心而论,老子的话,进不足,退有余,何等中正和平,何等圆融周密呢。

相关词语

编辑 语音
开头相同
知难而进 知书识礼 知契 知经 知悉 知足不辱 知通 知事 知游 知地知天 知贡举 知己 知者 知虑 知底 知言 知赏 知待
结尾相同
眷知 达知 认知 行知 函知 问知 神知 照知 旧知 聪明叡知 鲜为人知 饬知 四知 他乡故知 觇知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中知 禀知 [1]  
参考资料